>首页> IT >

只剩三年!IPCC发出最后通牒,气候危机进入倒计时

时间:2022-04-27 07:55:32       来源:腾讯网

文章转载自“中国国家地理BOOK”

奥密克戎强势肆虐、俄乌局势扑朔迷离...

2022仅仅过去了三分之一,却已经可能是新世纪以来形势最危急的一年。

4月4日,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公布了第六次评估(AR6)的第三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报告发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厉警告

气候变暖问题已来到最危急的时刻,未来3年,是我们最后的机会,避免气候灾难需要采取非常规的极端措施。

△AR6第一工作组(WG1):物理科学基础。第二工作组(WG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第三工作组(WG3):减缓气候变化。图/IPCC

IPCC自成立以来已经发出过数次关于气候问题的警告,然而至今为止,这些警告经常被轻视或忽略,在每年一度的COP(联合国气候谈判)上,政府间代表就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常常争论不休,往往使敲定报告的谈判陷入僵局。

例如在2010年的第四轮谈判上,6天时间进行了600余场谈判,没有达成任何有具体措施的协议,而在去年的谈判(COP26)上,各国都没有明确表示短期的气候目标措施。

△2021年11月13日,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闭幕。各国围绕气候目标争论不休。图/theconversation

但同以往不同,今年4月IPCC发布的警告被《自然》杂志使用了“迄今为止最明确的、空前强烈的警告”等字眼,并表示未来3年是我们最后的机会,根据模型表示,按照目前的全球排放增量,2025年之后,全球排放量只有迅速下降才有50%的机会将升温控制在1.5℃之内(2015巴黎协定1.5℃目标),但这显而易见是不现实的。

△《自然》杂志发表文章,使用了措辞严厉的标题。

也就是说,全球升温1.5℃几乎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而目前我们唯一有机会能做的,是控温2℃。而鉴于目前的政策,一些撰写报告的科学家估计,2℃仍然遥不可期,全球气温将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近3°C。

这份经过两天的马拉松式谈判会议后,270名作者共同撰写、引用了超过34000篇科学论文、长达2900页的报告到底说了啥?这份报告为何会被称作是“史无前例的警告”?解决气候面临的困境到底是什么?

气候问题迎来最危急时刻

△全球升温1.5℃警告。图/IPCC

30多年来,IPCC一直在不间断的评估气候变化科学。每份连续的报告都对全球变暖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和更深入的理解,为政府提供了制定应对措施所需的大量信息。

2014年,第五份IPCC报告促成了次年的《巴黎协定》,巴黎协定堪称解决气候问题的里程碑事件,该协定确定了将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限制在远低于工业化前水平 2°C 以内,最好控制在 1.5°C 以内的宗旨。

△《巴黎协定》的签署是人类历史上里程碑的一刻。图/IPCC

要知道,2℃是人类所能接受的升温临界点,如果气温上升2℃,极地冰川和冰层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将会把包括广州、上海在内的全球大批沿海城市淹没,风暴洪水等极端天气的频率将增加1000%,珊瑚将会消失殆尽,人类以及大量的物种将面临灭绝的风险。

△气温上升2℃时的海冰融化将造成海平面上升。图/SCIENCE

而即使是上升1.5℃,仍会造成人类史上空前的灾难,以岛国为主的沿海国家将面临严重的灭国危险。

然而实际情况是,随着一届又一届的联合国气候谈判的召开,《巴黎协定》的目标不仅变得遥遥无期,反而催生了越来越多悲观的消息。

而刚刚发布的AR6第三部分,被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称为“对气候问题失败的诅咒”。并同时称道“我看过很多科学报告,但从没有像这份一样严峻过。”

△IPCC AR6:更热、更快、更强的全球变暖。图/IPCC

除了前文提到的我们只剩三年时间来将碳排放达到峰值,2025以后必须下降外,报告还指出了许多明确、危急的信息:

报告称,33亿至36亿人(占世界人口的40%以上),生活在“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地方和环境中。

△大洋洲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地区之一。图/NASA

报告指出,全球升温将使得我们做出的环保行动功亏一篑,例如沿海社区可以通过恢复珊瑚礁、红树林和湿地来暂时缓冲极端风暴的影响,但海平面上升最终会使这些努力白费,导致海岸侵蚀、洪水和淡水资源流失。

△临海岛国是率先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胁的地区。图/NRDC

报告的第二部分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在陆地、淡水、沿海和远洋海洋生态系统中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越来越不可逆转的损失。比如一项对976种动植物的研究发现,47%的灭绝动植物灭绝原因与气候变化相关。

△环太平洋的众多国家已经失去了80%以上的珊瑚。图/bnpparibas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是全球因热带气旋和风暴潮灾害冲击损失最严重的10个国家之一,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这种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以极端天气为代表的全球变暖的后果已经在全球各处造成了大量死亡和痛苦,而这种情况将会愈演愈烈。

极端天气,正在随时随处发生

△野火、旱灾和风暴,三大极端天气事件。图/NASA

在前文回顾2021,全球的气候究竟有多异常?中,我们回顾了2021全球经历的包括河南洪灾、山西洪灾等在内的异常极端天气,而2022虽然开年并没有多久,却已经展现出了更加严峻的极端天气。

在我们视野很难注意到的南半球,极端天气已呈席卷之势,狂轰滥炸般袭击了南非、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以及南极等国家和地区。

3月中旬,南极大陆、北冰洋地区同时出现了极端罕见的超级高温,南极康科迪亚站气温一度突破-12.2℃,甚至比东北的冬天还要暖和些,要知道同时期历史平均气温大约在-50℃左右,而在海拔更高的南极东方号站也达到了-17.7℃,比同期高出约15℃左右。

△模型模拟以南极洲为中心的正常温度差异。图/weatherball

在北极,部分地区气温高出同期平均28℃,北极点附近地区如Heiss Island、Vize Island等地狂升至0℃上下,已接近熔点

此次南极极端高温之异常,被许多科学家称作“不可思议、无法想象的”其范围之大、升幅之高,打破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记录,是今年最大的全球极端天气事件,但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此次极端天气只是偶然事件,并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也并非气候剧变,但如果类似的事件反复发生,则可以称得上为异常气候。

但随之而来的南极冰架崩塌似乎并没有验证科学家们的看法,在高温发生的几乎同一时间,东南极洲首次出现冰架崩塌,约1200平方公里的康格冰架已经崩解,南极海冰消融达创纪录水平。

△南极洲的热浪可能导致海岸附近地区的海冰大量融化。图/LIVESCIENCE

不同于南北极的极端天气,发生在南半球有人居住地区的异常天气则都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比如南非在六周内遭遇了三个旋风和两个热带风暴的袭击。超过100万人受到极端降雨和洪水的影响(多站24小时降水超300毫米),大片土地被洪水淹没,至少造成了230人死亡。当地政府表示这是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灾难。

△在南非,成千上万人受到洪灾,无家可归。图/SCIENCE

在巴西,人们也经历了同样的超级灾难,当地2个月内遭受了3轮史无前例的超强降水,里约州等多地受灾,至少造成233人遇难。

还有阿根廷的极端高温、澳大利亚极端洪水...正如IPCC的警告所言,全球变暖已来到最危急的时刻,极端天气的反常增加正在一步一步印证这个悲观的现实。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降水趋势。图/中气爱、BOM

在全球性气候问题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每个国家都需要展开行动。我国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不仅超额完成了2015年设立的减排目标,同时在2020年确立了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新目标,2021年,中国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展现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

能否避免最坏的结果,取决于各国的行动。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 所言:

“今年必须开始采取行动,而不是明年;这个月,不是下个月;今天,而不是明天。”

△对抗气候变化的成功案例之一——风力可再生能源。图/SCIENCE

△南极威德尔海、安纳布尔纳峰、贝加尔湖...我们脚下的星球有太多珍贵的美丽,而这些美丽需要我们共同去守护。图/美丽的地球:《七大洲》

-END-

关键词: 只剩三年IPCC发出最后通牒 气候危机进入倒计时 ip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