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为何这么“事儿”

时间:2019-07-03 11:35:43       来源:

近日国外一项研究显示,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有助于降低癌症患者死亡风险。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人们对维生素D的新一轮关注。

原本维生素D就是现代人的“宠儿”,因为它与钙片的携手合作能协助保护肌肉及骨骼。关于它的利弊研究似乎从来没有间断过。不得不说,在维生素家族中,维生素D挺“事儿”。例如,维生素D有时可以促进钙吸收,有时却又促使钙分解,而且对于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至今没有统一标准。那么,维生素D究竟是何方神圣,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利用它?

1.有时促钙吸收有时却促钙分解

人类对于维生素D的研究由来已久。德国人阿道夫·温道斯因为研究胆固醇的组成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并发现维生素D,而获得了192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成分是VD2(麦角钙化醇)和VD3(胆钙化醇)。人体皮下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受紫外线(主要是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所以,过去也有“阳光即是维生素”之说。人体对于维生素D的获取为多元途径,比如,食物摄取、日晒生成、补充剂摄入等。但其中,90%的维生素D都是通过阳光照射合成的,经食物摄取的仅占到10%。

对于维生素D,有一种众所周知的说法,它可促进钙的吸收。但经过多年研究,与其说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倒不如说是维持血液中钙的平衡。

这是怎么回事呢?当人体血钙浓度较低时,维生素D诱导甲状旁腺素分泌,将其释放至肾及骨细胞。在血钙浓度较高时,维生素D又刺激甲状腺C细胞,产生降钙素,阻止钙从骨中动员出来,并促使钙及磷从尿中排出。所以,维生素D既可促进钙吸收,也可促进骨骼中的钙分解,维持平衡。

2.额外补充能降低哪些患癌风险

前面提到的“维生素D补充剂有助于降低癌症患者死亡风险”的研究结果,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及密歇根州赫尔利医疗中心。该研究涉及平均年龄68岁的7.9万人,随访至少3年。研究人员分析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的10项随机试验数据后发现,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不能降低患癌症的风险,但服用者死于癌症的风险会降低13%。项目牵头人塔里克·海卡尔称研究的关键信息是——维生素D可能有益于癌症患者。

不过,这项研究没有揭示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降低癌症死亡风险的原因。研究人员推测,这或许因为维生素D有助于改善免疫系统功能,阻止肿瘤细胞生长。

维生素D与癌症之间有什么联系?这项研究也很难说清楚。毕竟研究对象服用维生素D的时间不够长,患癌也并非一夜之间的事,病发过程可长达20至25年。

但此前的确有一些研究提示,缺乏维生素D与某些癌症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性,如结肠癌、乳腺癌、肺癌和膀胱癌等,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人们患这些癌症的风险。其中,具有大数据证明力的一项研究是,2016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的加兰德团队提出,较高水平的维生素D,特别是血清中的25-羟维生素D浓度较高,与相应的癌症风险降低有关。

加兰德等人首先确认了血液中维生素D的主要形式是25-羟维生素D,同时基于对一组1169名女性的随机临床试验和一组1135名女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获得了人体血液中维生素D浓度与癌症的关系。其研究表明,随着血液中25-羟维生素D浓度的增加,癌症发病率在下降。与每毫升血液中只有20毫微克(或更少)25-羟维生素D的女性相比,每毫升血液中为40毫微克25-羟维生素D的女性患癌风险降低了67%,同时癌症的死亡风险也降低了。

不过,加兰德团队的研究也不能解释为何血液中25-羟维生素D浓度增高会大大减少癌症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只是推荐一般人群将血液中25-羟维生素D浓度提高到至少每毫升40毫微克,这时,可以达到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的。

3.推荐摄入量尚未达成共识

种种研究结果的出炉,让维生素D受到人类的青睐。既然它有如此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专业人员大多倾向于鼓励人们补充维生素D,尤其是合成制剂。但是,关于维生素D的摄入量,一直有争议。

2010年,美国医学研究所推荐,在正常成年人(19岁至70岁)中,血液中的维生素D浓度应当为每毫升20毫微克,相当于每天服用600国际单位(15微克)的维生素D。如果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低于每毫升12毫微克,就表明维生素D缺乏。

其他研究机构则认为,人血液中的维生素D还应提高浓度才称得上正常,有的甚至推荐每毫升50毫微克。

加兰德团队基于维生素D与癌症的研究,认为每毫升血液的维生素D浓度应为40毫微克(相当于每天服用1200国际单位,即30微克维生素D),才能降低一些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这显然又与上述推荐值不同。

此后,有更多的研究人员认为,成人每天服用800-1000国际单位(20-25微克)的维生素D最为合适,70岁以上的老人、怀孕或哺乳期妇女则需要更多。这也意味着血液中维生素D浓度应当至少为每毫升30毫微克。

我们国家也有自己的推荐值。《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建议,出生至10岁每天摄入400国际单位(10微克),11岁至49岁每天摄入200国际单位(5微克),超过50岁每天摄入400国际单位(10微克)。

以上可以看出,维生素D的摄入量不仅有争议,世界范围内也没有达成统一的推荐标准。只是研究人员普遍认为,血液中维生素D浓度超过每毫升125毫微克会产生副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的药物学家帕拉萨尔苏斯曾说,所有东西都带有毒性,只是剂量的多少决定它是否成为毒药。现在,由于补充维生素D并没有明确统一推荐剂量,也使得很多人在是否补充维生素D上举棋不定。

研究有待深入,这里我们可以给出一些科学合理的建议。如果你能正常吃饭,包括蔬菜、水果、鱼蛋、肉制品和豆制品,每周晒两次太阳,每次5分钟至30分钟,就足以合成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D。正常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特意去补充维生素D。除非是特殊群体,如孕妇和老年人,可以遵医嘱服用合理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剂。不过,由于维生素D是脂溶性的维生素,注意不要空腹吃,吃饭时或饭后吃效果会更好。

趣味阅读

母鸡晒“日光浴”产蛋维生素D含量高

王钊

维生素D有益人体骨骼和肌肉健康,缺乏维生素D会增加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风险,而鸡蛋是维生素D的天然来源。如何让鸡蛋含有更多维生素D?德国研究人员提出一个新方法:让母鸡多晒“日光浴”。

多晒太阳有助人体产生维生素D,但要满足人体所需,有时还需通过食用鱼或鸡蛋等来补充。为此,德国哈雷-维滕贝格大学研究人员希望寻找到一种在食物中增加维生素D的方法,他们选择了鸡蛋作为研究对象。

为刺激母鸡体内产生维生素D,进而增加鸡蛋中维生素D的含量,研究人员在鸡舍中使用了人工“日光浴”——紫外线灯。在每天6小时的紫外线照射下,鸡蛋中的维生素D含量在3周后增加了3到4倍,不过在接下来几周内,这个数值没有进一步增加。

研究还发现,额外增加的紫外线光照并没有给母鸡带来任何明显问题,它们既没有避开紫外线灯照射区域,也没有出现任何特殊行为。研究人员说,实验表明这种让母鸡晒“日光浴”的方法可以在普通鸡舍中实施。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杂志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