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封面】
4月以来,甘肃敦煌气候温润,雨水较多,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草木葱茏,月牙泉水位持续上升,水域面积逐渐扩大。中新网发 王斌银 摄
消息站
图片来源:中国载人航天
●2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云南省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陕西榆林市政府、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等单位搭载的作物种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搭载的由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轨拍摄生成的8K高清影像存储卡,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搭载的纪念邮品,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搭载的香港青少年绘画作品等顺利出舱。(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来源:自然资源部
●26日,“雪龙”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由“雪龙”船和“雪龙2”船共同执行考察任务,“雪龙2”船于2022年4月20日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行程3.1万余海里,“雪龙”船于2022年4月26日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行程3.3万余海里。(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来源:中国生物
●26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来源:中国生物)
新发现
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智利、英国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宣布发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地震的海洋沉积物证据。研究表明,这场地震发生在约3800年前的智利北部地区,震级达9.5级,引发的海啸波及8000多公里外的新西兰一带,严重摧毁海岸线,导致沿海地区长达1000年都不宜人居。(来源:新华网)
纯科技
降落到火星地表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示意图。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日,“洞察”号火星地震服务中心研究人员在《地震记录》中报告称,美国宇航局“洞察”号火星着陆器上的地震仪记录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两次火星地震,分别为4.2级和4.1级。它们是着陆器首次远距离记录到的火星地震事件,其强度是之前记录的最大地震的5倍。两次事件的地震波数据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多地了解火星内部。(来源:中国科学报)
海洋表层环流图。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球变暖上层海洋环流变化的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发现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上层海洋环流的变化主要由海表增温驱动,而风应力变化只起到次要作用。相关成果已发表在《科研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看天下
新华社发 埃及旅游和文物部供图
●当地时间25日,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宣布,一支埃及考古队日前在北西奈省发掘出一座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遗址。(来源:新华网)
大观园
广东省天文爱好者周志伟拍摄的金星、海王星特写。
●4月28日凌晨,金星与海王星将近距离相合,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行星极近现象。届时,这两颗太阳系中最亮和最暗的行星将上演“星星相吸”的精彩好戏。(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宇
审核:岳靓
终审:何屹
关键词: 科技早新闻来了丨2022-4-27 南海海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