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高远
摄像:张浩、侯天一、傅振东
郑俊聪,祥峰投资管理合伙人。拥有20年股权投资和企业运营管理经验。2008年创立祥峰投资中国基金,带领团队完成对超百家高成长性企业投资,主导数十个项目成功上市、获并购或发展成为独角兽,包括SES、微芯生物、摩拜单车、唱吧、iGG等。曾任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高级副总裁,参与金山、宝姿等项目。自2018年起连续4年入选“福布斯中国最佳创投人TOP100”,2021年上榜“投资界TOP100投资人”。
观点集锦
锂金属电池将迎来持续十年以上增长期
锂金属电池在容量密度上或将锂电技术提升到新高度
锂金属电池或将被更多整车厂商选择
氢能虽是终极能源 但锂能是乘用车主流选择
锂电池回收复用将是一个产业风口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 是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换电与充电模式中 更看好充电模式发展机会
看好第三方充电共享管理平台赛道前景
锂金属电池进入消费电子领域 仍需时间 关键指标在成本
采访摘要
锂金属电池将迎来持续十年以上增长期
第一财经 高远:感谢郑总接受第一财经专访,从全球来讲,汽车储能领域的变革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从原来的铅酸电池到镍电池、再到锂离子电池,当下的技术突破在于锂金属电池这个领域。在您看来这个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演进大概会持续多长时间?
祥峰投资 郑俊聪:电池技术从这100年来其实进步不是太多。从早期您说的铅酸电池,它是90瓦每小时的发电率,到今天锂离子电池才260瓦每小时的发电率,100年间只增长了三倍。我们成功研究了锂金属电池,它的容量是可以大于我们现在锂离子电池的两倍,这一技术在10年前就开始研究,到现在是研究陆续成功,开始量产。所以我们认为锂金属电池将会走进主流的电动汽车的电池领域,它的发展至少会持续10年以上。
锂金属电池在容量密度上或将锂电技术提升到新高度
第一财经 高远:它跟过去的三元锂、磷酸铁锂电池的密度,区别就在于此么?
祥峰投资 郑俊聪:对,现在电动汽车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但它们在突破中是用正极材料,所以就目前广泛使用的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但这两种电池的容量密集度已经到顶了,它要增加是非常难的。
锂金属是把锂金属放在负极材料里面,负极材料可以使电池容量再提升到一个新的阶层。所以在锂金属的突破后,是跟现在的锂电池的容量是有一个很大差别的。
现在为何燃油车还是主流的汽车,而电动汽车还没有得到更广泛的普及,是因为电动汽车没有燃油车这么方便,汽车没油了就可以去方便加油,但电动汽车要去充电,需要时间,所以用了锂金属电池它大大提高了现在电动汽车电池效能的两倍,也就是说现在平时可以续航400公里的电动汽车续航可变成800公里,因此电动汽车的不便就会大大的降低。锂金属电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可以在15分钟可以把电池充电到80%,因此电动汽车也可以用在长途的旅行中,因为它可以在行驶过半时去充电,15分钟完成充完电后又可以续航,所以这是革命性的突破。
第一财经 高远:现在锂金属电池单块的容量是达到100安时,就未来在这一赛道当中电池容量的极限值会达到多少?
祥峰投资 郑俊聪:100安时是说它可以做到大的密度、大的容量可以用在汽车电池中使用,我们评估电池的性能时,还有其它的一些指标,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密度,比如现在的铅酸锂电池大概是260瓦每公斤,锂金属电池可以做到了是417瓦每公斤,将近60%的增加幅度,我们预测这样的电池可以达到两倍的性能,它会使车更轻,也就会更省电,它有也可以把车辆的空间用足或用于其他的用途。
锂金属电池或将被更多整车厂商选择
第一财经 高远:现在在产业链当中,像特斯拉、包括国内的这些新能源新势力,包括像宁德时代这种储能公司,他们是否已经在介入锂金属电池领域来做研究和市场开发?
祥峰投资 郑俊聪:按照市场层面的信息来看,他们是在做其他的技术开发,包括钠电池的开发,但我认为他们钠电池的研发还是正在实验室的阶段,所以跟锂金属电池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之所以很多企业没有去做锂金属电池研发,源于用锂金属做电池,前20年前有人做过相关研究和实践,但用了锂金属电池会长刺,长刺之后就会隔破电池,使得电池短路而造成危害。
我们之所以可以用锂金属,是因为 SES发明了一个新的材料,能解决用锂金属做的电池不会长刺,而因此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所以这一技术发明陆续公开之后,也有其他家企业会去用锂金属去实现电池技术的突破。
第一财经 高远:三元锂、磷酸铁锂、包括锂金属电池,仍然会争夺新能源储能的市场,这种格局仍然会在一段时间之内出现是吗?
祥峰投资 郑俊聪:是的。
第一财经 高远:大概会延续到什么时间会有一个见分晓的阶段。
祥峰投资 郑俊聪:只要锂金属电池被整车厂开始使用了,它产能上来了之后,我觉得竞争格局就非常明显了。
氢能虽是终极能源 但锂能是乘用车主流选择
第一财经 高远:很多的声音认为说氢能源才是终极能源,所以如果是按照这个逻辑去推导的话,您是看好氢能源,还是看好锂金属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当中的使用的前景呢?
祥峰投资 郑俊聪:我是看好锂金属电池在未来在汽车领域的使用空间,因为它的包括产业链、相关技术环节,现在也比较成熟,所以用了锂金属电池,家里可以充电,现在有很多产业投资也在布局做充电站。氢能来做动力源,目前整个技术环节还不成熟,它有一些安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它可能比较适合用在像商用车或者是用矿产车之类的领域。作为乘用车,我觉得还是锂电池会作为主流。
氢能源其实非常环保,它是一个未来路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只要锂金属能发挥它更有价值的特质,比如更环保,可以回收复用话,它就会有环保的问题,因此我觉得是可以两条路线去发展的。如果但从目前来看,氢能源还是比较适合用于商用这一领域。
锂电池回收复用将是一个产业风口
第一财经 高远:锂电池最终在分解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有一些污染的问题,那么从锂金属电池的角度来讲,它是否可以回避这种问题或者解决这个问题?
祥峰投资 郑俊聪:锂电池不环保的原因就是因为开采锂矿跟分解的环节,但锂金属还是要用到锂,所以还是会有同样的问题。我们刚投了一个企业是做电池回收的,用技术把它的电池还原成锂,这样就可以把锂资源回收得非常好,也可以重复使用,所以我们认为这方面的问题,是可以用这样的回收复用技术去解决的。
在碳中和这个领域,我们其实在10年前就开始布局了,像SES是其中一个,它是做锂金属电池的;我们也投了像回收材料的标的,我们也投了一些做污水处理、生物合成,可以取代塑料或不环保的材料。我们也正在看一些企业,包括代替牛肉、羊肉的,就是人造肉这方面,因为这方面也是排放最高的产生领域。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 是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一财经 高远:当下,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的政策退坡之后,对于这个行业的影响和变化您是怎么来预期的?
祥峰投资 郑俊聪:这是对于用电动汽车的一个非常好的肯定。之前为什么要补贴,是因为电动汽车的使用还不是那么方便,它跟燃油车来比的话,从商用价值肯定是燃油车更受欢迎 ,很多民众会去买燃油车,所以就有政府会去补贴,鼓励大家去使用电动汽车。现在即使没有补贴,大家也会去买电动汽车,证明了电动汽车发展已经是到了一个拐点,大家可以接受,其中电池的密度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风向指标,因为它取决于这个车的续航量,续航量就取决于用电动车的方便程度。
换电与充电模式中 更看好充电模式发展机会
第一财经 高远:新能源汽车领域当中有两种路线之争,一种是所谓的换电的路线,还有充电的路线。我不知道您看好哪个路线未来的发展空间?
祥峰投资 郑俊聪:我更看好充电模式,因为充电模式是比换电模式肯定是成本会更低,我觉得换电可能还是用在商用车领域会比较多,包括出租车,可能会用换电模式,但是个人使用的话,换电模式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去降低成本,如何确定换来的电池,充电了多久,是否有安全隐患等问题,包括整车厂在设计换电的模式,它的成本会大大高于充电模式的成本。
SES现在所研发出来锂金属电池,它还有一个充电15分钟到80%的技术突破,只要15分钟就可以实现再续航,15分钟的过程上中,你可以在高速休息站喝一杯咖啡,就可以再顺利续航了,很显然这比换电池更节省时间。
看好第三方充电共享管理平台赛道前景
第一财经 高远:购买了新能源汽车之后势必要安装一个充电桩,但目前这个充电桩其实几乎只能给自己家的车使用,或者自己家一辆车和两辆车使用,其实它会造成很大的资源的浪费,目前是否需要一个第三方的社会系统,让它可以形成互相借用充电设备的这种可能,您认为在这一赛道当中的机会多不多?
祥峰投资 郑俊聪:这个赛道是有机会的,我们把赛道定位为基础设施,只要你进入基础设施,你就不用自己去做一个充电桩,然后可以共享资源。所以赛道我们觉得是不错的,它也会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率。
第一财经 高远:目前你们有做这方面的投资吗?
祥峰投资 郑俊聪:我们还没有做这方面,因为我们做的比较多是前沿科技的投资,这个属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当然这也有它投资的价值,但是以我们的专业来说,我们还是比较喜欢投在科技技术公司。
锂金属电池进入消费电子领域仍需时间 关键指标在成本
第一财经 高远:目前包括iPhone在内的电子通讯产品用的还都是普通的锂电。
祥峰投资 郑俊聪:锂离子电池。
第一财经 高远:可能被金属锂电池替代么?
祥峰投资 郑俊聪:也有这个可能。
但因为锂金属电池的它的发电率非常高,所以它最好的使用率是在电动汽车电池方面。消费电子还有其他考量因素,比如成本的问题,所以对电池的成本非常敏感。而整车厂就不一样,因为电池就相当于现在燃油车的发动机,它很重要,它决定了你车可以提速多快、续航量,所以它对电池成本可以接受程度较高,消费电子产品就未必。
《投资人说》是第一财经推出的一档专注股票投资、股权投资的专业谈话节目。邀请嘉宾来自的专业投资公司,都亲自管理着数以亿计资产,是真正的“实力派”。节目围绕新兴产业、宏观经济、投资理念深入探讨,挖掘最有价值的观点,为你的投资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观点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关键词: 锂金属电池跑步进场 电动汽车将续航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