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北京主场馆的开幕式表演震惊了世人,让各国人民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浪漫和创意,其他城市也纷纷跟进共赴这场“冰雪之约”,其中深圳的无人机表演尤其让人眼前一亮。
2022架无人机在深圳夜空升起,在从不下雪的城市上空飘下雪花,惊艳了世人。还有憨态可掬的“冰墩墩”在夜空中招手,让人惊叹不已。
事实上,近年来无人机表演越来越走进人们的视野,让无人机这一高科技感十足的产品也变得家喻户晓,而大疆的名字就这样越来越被人们所耳熟。
大疆的前生今世
大疆的起源来自创始人汪滔小时候的一个让航模上天的梦想。
这位出生于浙江的80后理科男,从小就热爱航模,入读香港大学后依然丢不下这个小爱好,就和同学捣鼓起了无人驾驶飞行技术,从而引起了他的导师李泽湘教授的注意。
在导师的支持下,汪滔一边读研一边开始运作这个自动航模控制器项目,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谷,让很多元老员工看不到希望选择了出走。
后来还是汪涛的导师出手帮忙,从哈工大又拉来了不少毕业生帮他,才让大疆挺过濒临解散的危局,稳定了军心,走上了正轨,此后更是凭借初创团队的努力,攻克了技术瓶颈。
时间来到了2008年,第一款自动化电动无人直升机EH-1问世,大疆才终于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破茧成蝶,从此在追求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狂飙猛进。
此后的大疆就仿佛小说里开挂的主角,摘得各种行业第一,拿下各种技术专利,销售量逐年攀高,最终登顶无人机领域的王座,睥睨四海。
从此无人机的世界只有两种,一种叫大疆,另一种叫其它无人机。
大疆为什么这么牛
大疆为什么这么牛,这和他们每年把营收的15%投入到研发不无关系,在那个时候有如此魄力的公司真心不多吧,这方面唯一超过大疆的恐怕只有当时的华为了。
怪不得有人问汪滔最佩服的人是谁,他毫不犹豫的说是任正非。同为科技狂人,大概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吧。
大疆体系里25%以上的员工都是研发人员,这一现象也是同行业公司里少有的,可见大疆对“科技”的钟爱真是到了骨子里了。
有充沛的研究资金和人员,大疆对专利的追逐也从未松懈过,大疆的创始人团队深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创业之初到现在,这一点从未改变。
据相关数据整理,自2010年至2020年的10年间,我国无人机领域的专利申请不断上涨,已达到每年15000件的水平,其中大疆就占到了2.11%,领跑无人机行业。
大疆在飞机,航空,宇宙航行等专利领域更是早早布局,已申请了多达4600多项专利,曾连续4年排名第一,从而筑起了高高的技术壁垒,让大疆成为目前中国国内唯一真正实现行业垄断的全球性科技公司。
低调的王者
如今虽然大疆市值预计突破了1660亿元,冲进了“千亿俱乐部”行列,在2021年封面研究院联合中译语通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CGI榜》中,大疆更是名列第一。但大疆的创始人汪滔更是鲜为人知,不像“华为任”、“腾讯马”、“阿里云”一样为世人所熟知。
恐怕这和大疆创始人汪滔理科男的内敛和低调分不开,而创始人的气质无疑也会深刻的影响到一个企业文化和使命愿景。
不仅创始人极少出现在媒体面前,大疆本身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科研考察,都有大疆无人机的身影出现,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传递出宝贵的信息。
大疆虽然目前估值超过1660亿元,但公司并没有上市的打算,这主要有几个原因。
首先大疆并不缺钱,自身盈利能力很强,而且融资方式多样,从2012年至今,大疆共完成7轮融资,最新一笔战略融资更是高达10亿美元,这充分表明了资本市场对大疆的认可和追捧。
其次,大疆在无人机领域多点开花,除了消费级市场继续保持领头羊地位,更在农业无人机领域取得领导地位,相关数据显示,仅在2020年一季度,大疆全系植保无人机发货量突破10000台,全行业遥遥领先。
如今疫情依然在全球蔓延,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依然存在,大疆对2022年的依然乐观,在2021年7月的大疆的校招上,更是开展了大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校招,其中研发类岗位占比高达70%,看来大疆对科研的追逐依然那么执着。
虎年已经到来,大疆对2022年的市场营收估计约为1700亿元,你对大疆今年将会有怎样的期待,欢迎来评论区讨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