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天天日报丨马斯克一石激起千层浪,机器人赛道或许只是昙花一现?

时间:2022-07-30 18:39:52       来源:腾讯网

自去年嘴了一句“擎天柱”人形机器人,时隔一年,马斯克重提机器人,表示明年便有望生产第一个版本的Optimus机器人”,且9月30日的“特斯拉AI日”将是“史诗级别”。

这一年里,马斯克异常低调,而这攒了一年CD,大招终于放了出来,关于人形机器人是否必要、有何价值、应用场景、放量节奏、技术方案的讨论此起彼伏。


(相关资料图)

从机器人概念板块的过往走势来看,去年12月17日机器人概念创下历史新高;随后今年上半年持续下跌,至4月下旬,最大跌幅达39.41%。

而资本市场似乎也十分买马斯克的账,昨日机器人板块掀起涨停潮。机器人指数从年内低点3626.69点以来,截至昨日收盘,板块涨幅已达55.68%,基本收复今年跌幅。

1

千亿蓝海,未来可期?

根据应用环境,可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类。

工业机器人是指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是指除工业机器人以外,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机器人,可分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马斯克口中的Optimus机器人正是属于服务机器人。

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1年)》,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约839亿元,目前国内机器人市场以工业机器人为主。但从增速上来看,服务机器人空间更加广阔。

近年来人工智能获得迅速的发展,长期来看,未来人工智能最大的应用市场将出现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视觉引导机器人、陪伴服务机器人等新兴场景和产品快速发展。随着消费群体日益强大,服务机器人市场空间更加巨大。

2016-2021年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年均复合增速达34%,市场规模总体增速高于工业机器人,预计2023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元。

民生证券表示:

展望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发展速度,我们认为可以参考特斯拉电动车的放量节奏。

特斯拉汽车销量的绝对额增长是从Model-3的推出开始加速,起初走的是高端概念型路线,往往是忠实粉丝开始应用,同时搜集各种数据进行改进,然后逐步起量。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过程可能也与此有相似之处。

马斯克的进场,让国内与国外科技企业都纷纷注意到这个赛道,在做前瞻布局。一些领先企业在做准备,明年也将推出,因而真正放量时不仅要考虑特斯拉,其他国内外企业也会放量。

2

距离产业化还有距离

即便机器人赛道持续升温,但从现状来看,机器人距离真正实现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

首先,机器人需要找准定位,明确其未来应用场景。

目前已实现量产的机器人都有着明确的应用场景,而且这些应用场景无论是To B还是To C都有大量的刚性需求,例如工业机器人在工业领域实现的搬运、焊接、点胶等工艺,扫地机器人的家用功能,电力巡检机器人在电网的应用等等。

然而现有的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包括商业领域的导览接待、特殊环境下的搜救搬运等工作,尚无能够大规模应用的刚需场景。

因此,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大规模产业化落地,前提是需要找准某一细分领域或者特定场景下的市场需求,同时兼具实用性和性价比。

其次,机器人成本高企,产品性价比较低。

人形机器人结构复杂,对智能化和感知能力的要求更高,除了控制器、伺服驱动、减速机等传统机器人必须的零部件之外,还要加入大量传感器、机器视觉以及软件层面的AI交互系统等,所以制造成本十分高昂。

以美国敏捷机器人Digit为例,其对外售价为25万美元;而Tesla Bot要实现2.5万美金的预期售价,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多方位的技术突破以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机器人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尚处于功能相对简单、初步智能的形态。

总的来说,人形机器人对智能化水平、通信、执行、传感等方向的要求非常高,最终较为理想的人形机器人一定是经过多次迭代,不断打磨后的产品。

3

机器人ETF

特斯拉机器人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整个产业快速发展的序幕。

未来一段时间,预计很多科技企业都会向人形机器人的方向努力,争夺赛道,产业趋势可能会加速来到我们面前。

目前市场上共有3只机器人相关的ETF,但总体规模并不是很大。

尽管人形机器人距离真正实现产业化仍有诸多困难需要克服,但特斯拉新一代Optimus人形机器人,若其能够明确市场需求,并且在成本控制和技术水平之间形成有效平衡,就有望实现商业化的落地和规模化的量产。

都看到这里了

还不快快点赞、转发、加关注?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关键词: 马斯克一石激起千层浪 机器人赛道或许只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