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张洋洋)讯,今日,有消息称小米旗下金融科技业务天星数科正在缩减业务线,天星数科早在年前就计划将原有900人团队缩减1/3,而原有7条业务线,将只保留还在上升期的供应链融金融、消费金融等主要条线。
对此,天星数科相关负责人回应《科创板日报》记者称,天星数科团队不存在缩减的情况,相关业务线本着‘聚焦主业、服务实体’的原则,在2021年第四季度进行了组织架构的调整,将相关业务线整合形成数字产业金融部和数字零售金融部,数字零售金融部下设信贷科技业务部、综合业务部、支付业务部及国际业务部。
天星数科表示,组织架构的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形成业务合力去数字化服务实体企业、服务主业、服务广大客户,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2020年10月18日,“小米数科”将品牌升级为“天星数科”,天星数科旗下面向个人用户的金融服务产品——小米金融App也更名为天星金融App。当时,小米CEO雷军还为其在微博宣传。
升级后的天星数科,业务聚焦于实体企业的金融需求(to B),服务金融机构(to 金融业)以及个人消费者(to C)。
据了解,天星数科此前7条业务条线分别为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消费信贷、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保险、网络互助、虚拟银行(天星银行)。不过,在2021年网络互助关停浪潮中,小米互助已于2021年5月正式关停。
小米金融业务,最早要追溯到2014年。彼时P2P行业爆发,小米和顺为资本在当年9月领投了P2P平台积木盒子,经纬中国、淡马锡、银泰资本等跟投。
时任小米公司财务副总裁张金玲表示,选择投资积木盒子,是看中了P2P的行业前景以及积木盒子团队的经验和执行力。尽管后来中国P2P行业已经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在一众名资本加持下,积木盒子在当时成为互联网金融知名“网红”平台,雷军由此看到金融业务的潜力,并决定正式进军互联网金融。
2017年,雷军将互联网金融定位为小米五大核心战略之一,此后不断展业,相继拿下保险、银行、支付等多块金融牌照,基本实现全金融牌照布局。
2018年,互金行业掀起爆雷潮,监管加大了对于互金的治理力度。而同年8月,小米在香港上市。
或许是出于监管因素,登陆港交所后,小米似乎有意弱化金融业务的存在感,这一业务以“金融科技业务”为名,与互联网广告、游戏、电商平台、电视互联网以及海外互联网一并归为互联网服务板块。
在财务表现上,2021年中期报告中,包括金融科技业务在内的互联网服务板块收入为70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收入同比增长19.1%。
金融科技业务方面,小米披露,2021年第二季度,其他增值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6亿元,同比下降10.3%,主要是由于其继续强化风控,主动管理金融科技业务规模,维持稳健经营。在当季电话会议中,高管未提相关话题 。
而2021年三季报中,互联网服务中的金融科技业务未被提及。
在经历了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后,互金行业商业环境骤变,此前拟赴科创板上市的京东数科也撤回上市申请。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为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平台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的监管,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2021年4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对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进行监管约谈,其中就包括天星数科。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四部门还联合印发了《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坚持金融业务与非金融业务严格隔离,厘清科技服务与金融业务边界,防范借科技名义违法违规从事金融业务。
关键词: 天星数科否认回应业务缩减 小米金融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