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数字化逐渐融入地铁的基因,对于乘客来说,将享受到怎样的出行便利?昨天,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数字化轨道交通创新论坛上,来自行业产、学、研的专家们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轨交数字化和智慧化的新成果,并针对转型的技术路径和前景进行深入探讨。
“智慧出行应以人为本,而不是被新技术新概念所绑架。它的真正落地需要以全场景、全流程的完整数字化转型为前提,而不只是实现数据化采集。”论坛组织方卡斯柯技术总监汪小勇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出发,将智慧出行的特征凝练为“安全、高效、可持续”三个层级。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轨道交通应用,专注于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卡斯柯已有一些创新探索,并在上海、深圳等地落地应用。以业内首个实现商业运营的基于车车通信的启骥TACS系统为例,上海地铁3、4号线改造项目将搭载这一信号系统。它的优势在于,列车信息传递少了一个“中转站”,可以实现直接“对话”,将运行间隔平均缩短30%左右。
在超常规运营方面,它也能大展身手,比如说潮汐式客流状态下灵活编组、快慢混行,或者出现突发客流时快速穿梭运行。“从乘客的角度来说,灵活的系统特性,意味着列车故障趋近于无感,出行更为顺畅便捷。”
当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不断扩大、乘运安全和运营管理压力与日俱增,数字化转型是发展的必然之举。
“我们主要面临三大挑战,包括超大客流压力持续增加、运输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以及设备维护压力逐年提升,这就要求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形成新治理力。”上海地铁早早迈出探索的步伐,搭建起数字化运维中心,重塑原有的体系。申通集团维保通号分公司总经理张郁介绍,到目前为止,路网设备感知覆盖率达到近100%,系统诊断和预警准确性超过95%。“通过AI诊断,实现从‘计划修’到‘状态修’,降低对乘客出行的影响。”
在深圳讯维数字孪生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郑航看来,针对跨专业的大规模路网,只有让机器去理解物理世界,才能起到真正的辅助作用。他重点聚焦数字孪生技术中的BIM(建筑信息模型),用实例表明了其带来的便利性。
“比如说车站给排水设计上,假如发生倒灌事件,通过空间几何仿真系统的算法,可以精确计算出水流与设备发生碰撞的时间,从而安排优先处置顺序。”同时,郑航指出,BIM等技术面向乘客端进一步开放,将有效提升出行体验。“我们推出了一个站厅二维码,当乘客在站内找不到路,扫描后手机端会弹出车站实景地图,并规划出可参照的虚拟路径。”
在上海,BIM技术在各个领域已多有应用。以获得上海市第四届BIM应用大赛项目案例奖(市政类)一等奖的18号线为例,它从设计、施工到运维阶段开展了全生命期的BIM技术应用,相当于线上再造了一条虚拟的18号线。BIM运维平台可以针对巡检巡视、故障响应、乘客反馈等多类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发现异常,及时预警,辅助车站及线路人员的作业、协同与决策。
关键词: 地铁列车可以直接对话 上海正在试验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