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共享充电宝涨至4元每小时”的话题冲上热搜,继共享单车涨价后,共享充电宝的涨价再一次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吐槽点。
1
躲过雪糕刺客
【资料图】
躲不过充电宝刺客
当电量焦虑充斥着大家的生活时,共享充电宝的横空出世成了拯救电量焦虑的稻草。
当消费者懒得把自有充电宝带出门,享受着共享充电宝的福利时,不知不觉共享充电宝的起租价已从每小时1元涨到了4元,24小时的封顶价甚至达到了40元,一时间共享充电宝似乎成了新的“消费刺客”。
不管是大型商业综合体还是路边的餐馆、小商店,共享充电宝租赁业务都占据了了半壁江山。
2
品牌不同计费也不同
大多数共享充电宝的起步时间按半小时计,奥一新闻记者注意到,一般共享充电宝每30分钟租金为每1.5至2元,前五分钟免费。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收费,而在此轮涨价之前,各类充电宝则基本上是每30分钟1元至1.5元。
以益田假日的一家餐饮店的共享充电宝为例,前2分钟内免费,2元/半小时,不足半小时按按小时计算,40元/24小时,总封顶99元。
奥一新闻记者实地走访门店
以小电充电宝为例
金戈戈饭店(益田假日店)的
计价标准为3元/小时
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35元/24小时封顶99元
龙门花甲(益田假日店)
的街电充电宝
收费标准为4元/小时
40元/24小时
但在同样的商场里
廖记棒棒鸡门店的街电充电宝
收费标准为5元/小时
30元/24小时
24小时租用的价差达10元
在益田假日广场
奥一新闻记者查询了不同品牌的
共享充电宝价格来
电充电宝、美团充电宝
充电1小时均需花费4元
有市民向奥一新闻记者反馈,当前共享充电宝冲三个小时就要还款十几块。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共享充电宝的日益涨价已经让人开始望而却步。
该市民表示——“共享充电宝是为了提供便利,如果变成薅人羊毛,那还不如自己上网买一个带在身上。”
另一位市民则表示——“现在出门在外懒得带充电宝,共享充电宝现在在各个地方几乎都有,也不用担心手机没电的问题。”
3
除了价格贵,还有其他槽点?
从2019年起,共享充电宝就迎来了一波涨价潮。
2019年下半年,共享充电宝从此前的一元时代涨价至2元/小时。此后,现有的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小电、美团充电宝等平台收费标准平均为3元/小时,而从去年开始,共享充电宝又一次迎来了涨价潮。
除了租赁费用贵之外,有网友反映共享充电宝的充电速度老化。
共享充电宝的电池容量只有4000-5000毫安时,算上充电损耗,加上长时间服役导致的经常性充放电,让消费者思考共享充电宝是否能达到足够合格的充电速度和充电功率。
当手机插上共享充电宝看视频,充电1小时,电量不增反掉。此前也有网友进行测试,一款共享充电宝标注的输出电流为2.4A,实际输出电流为1.18A。
除此之外,归还程度难也成了共享充电宝的一大诟病。
在当前市面上涌现了许多共享充电宝品牌,然而不同品牌的租赁机位无法共享归还。奥一新闻记者在一家餐饮店租赁共享充电宝使用完归还时发现,不少共享充电宝的机柜全部满额,而要找到新的归还空位距离最近的为一公里,原本只充了1小时的充电宝为了找空位,被迫延长归还的时间。
也有网友表示,归还了充电宝后,平台还是在继续进行扣费。
产品老化、共享充电宝机身上的触点接触不良,导致产品无法归还。如果遇到无法正确归还的情况,客服还会要求用户对充电宝进行“赔偿”。奥一新闻记者发现,在黑猫投诉上,搜索关键字“共享充电宝”能够得到一万多条结果,很多投诉都是企业和代理商面对投诉不作为、计费混乱、产品质量不过关等等。
奥一新闻记者记者了解到,共享充电宝的定价权并不完全来自推出共享充电宝服务的企业,很多摆在门店的“共享充电宝”产品都来自代理商的推广,奥一新闻记者询问一家代理商相关公司,该代理商表示,共享充电宝定价权有一定的空间,也是代理盈利的重要空间。
对于品牌是否存在涨价的情况,小电方面表示——目前行业企业定价都是按照市场监督管理局给出的定价范围去做定价的,小电始终遵守市场监管总局的要求,在定价方面符合监管规则,目前未有涨价的情况。
针对共享消费领域的服务价格,去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曾会同反垄断局、网监司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哈啰、青桔、美团、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等8个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限期整改,明确定价规则,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
据悉,怪兽充电第一季度营收为7.37亿元,同比减少13%。当前,小电、竹芒科技等都开始通过转型代理的方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诸多成本下,共享行业的涨价与新业务的拓展是否能帮助企业走出亏损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吴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