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期待早日进入“白名单”,上海AI企业未雨绸缪复产复工

时间:2022-04-25 19:33:36       来源:腾讯网

图源:采访对象

上有无人机抗疫突击队在空中“投喂”盒饭、救命药,下有无人配送车在社区、方舱医院搬运物资。上海抗疫的每一个战场上,都能见到人工智能的影子。

人工智能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显示,截至2020年底,上海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数量达1149家,围绕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基础软硬件、智能产品和行业应用协同发展,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十四五规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要突破4000亿。

图源:上海市经信委

突然爆发的上海疫情,给人工智能企业的高速发展,摁下了暂停键。大多数人工智能企业也进入静默和停工期。然而,上海人工智能企业从未停止思考的是,如何内外兼修,在抗击疫情中获得更强韧性:对外,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尽可能减少疫情带来的冲击;对内,则需各个岗位协同配合,不影响公司发展的步伐。

疫情既是挑战也充满机遇。随着上海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不少人工智能企业开始逐步准备恢复活力。

期盼:越快复工越好

根据“工信微报”15日发布的消息显示,4月5日,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上海前方工作组组长王江平召开视频会议,研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诉求应急协调机制,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保运转重点企业“白名单”,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我们正在申请进入复工白名单,也在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和园区沟通对接预案等等,一旦申请成功,就可以启动复工。”智能搬运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快仓智能相关人士向《IT时报》记者透露,市经信委主要看企业对抗疫保供的贡献以及对产业的重要程度,其它条件主要由办公地所在的区级部门、所在园区评估。

一些尚未申请复工白名单的人工智能企业,也开始未雨绸缪。“我们非常支持复工复产,尤其一些关键岗位,比如硬件研发人员、财务人员等,希望白名单的范围再放大一些,现在复工的企业可能主要偏向重资产大型企业。”AR公司亮风台人力行政总监尹新晓告诉《IT时报》记者,一旦复工,亮风台先会把一些疫情封控期间遗留下来的问题消化掉,比如因为疫情滞留的货物尽快发出等,此外,也会快速启动客户拓展活动。

从3月18日开始,中心仓库在上海的亮风台就无法向外地客户发货,好在得益于口碑,没有客户因为延迟发货取消订单。

虽然复工复产逐步开启,对任何企业来说,都存在着各种不确定因素,包括员工能否到岗、原材料是否足够等等,缺一个条件或许就会对复工造成影响。

办公场所所在地防控情况和解封进展如何、公共交通恢复运行状态进展如何……聚焦AI安全智理的中科智云最近这段时间都在紧密关注着此类信息。

“复工初期阶段,各类工作生活客观条件肯定还不能很快达到正常状态,需要配合办公所在区域及员工住所区域的持续防疫管理要求,同时做好复工人员的日常办公需求储备等,对于长时间居家办公的员工,也有必要做一些心理疏导工作。”中科智云CEO魏宏峰向《IT时报》记者表示,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客户的复工情况,尽快推进项目交付和新业务进展,尽量减少损失。

“不仅是人工智能企业,大部分企业都会面临复工挑战,包括客户企业复工延迟、项目交付延迟、回款延迟等。政府机构如果能在这个特殊的困难阶段,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特别是贷款、税收、租金等,也是助力企业发展。”魏宏峰表示。

挑战:市场面临“危机”

市场拓展停滞、业务量萎缩……大部分人工智能企业在疫情期间都将遇到这些问题和挑战。

“封控期间遇到的最大问题,包括物流和销售,而且很难用有效手段解决。”尹新晓坦言,亮风台主要聚焦To B业务,场景比较复杂,有些客户需要定制个性化的方案,有的客户在外地,此前,销售人员都是到现场和客户进行沟通,现在无法去现场,只能线上交流,较难打开局面。

中科智云也面临不少挑战。“2020年的第一波疫情时,我们迅速研发了一套应对疫情的安全防控智能系统,快速进入应急安全市场,同时也形成了一套团队运作的应急机制。这次疫情持续时间更长、影响面更大,我们也遇到更大挑战,比如如何在封闭状态下,衔接全国项目;比如当社会面停摆时,企业如何开源节流生存下来等。”魏宏峰说,抗疫过程中,中科智云发挥全国团队布局的优势,再次启动了整套应对机制,让自己和客户能尽快运转起来。

机遇:来自各行各业的智能之需

李师傅:刘工,现场冷却器风扇虽然快速运转中,但风量不大。

刘工:请按标注位置找到散热片,查看散热片状态。

李师傅:刘工,散热片上附着大量灰尘,应该是灰尘影响了散热效果。

刘工:查看图示,取高压水枪对冷却器散热片进行冲洗。

……

疫情防控期间,HiLeia也是亮风台和客户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如果用户在使用亮风台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HiLeia就可以实现远程“面对面”指导,“这种远程协作让我们能在疫情期间更好地服务客户,也尽可能降低疫情对客户的影响。”尹新晓说。

与两年前相比,AI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各个领域,为了生存、为了自救,人工智能企业一直在改变自己的思路,有挑战,但也有商机。

“我们在上海一家医院有一个人员管理项目,疫情期间,很多医护人员都坚守在院区,在医疗卫生这类特殊的环境内,疫情期间的人员出入权限更为关键,基本要做到非相关人员不可进入、进入人员有记录等原则。因此,我们在收到院方需求后,为医院调整了线上人员管理系统,并每日配合数据更新,通过科技力量,支持一线抗疫人员。”魏宏峰说。

中科智云开发的支持戴口罩识别测温系统也在助力筑构防疫线。一款是人脸识别健康码联动测温PAD,通过前期信息录入或现场刷身份证的方式,实现身份验证和防疫相关检查,在戴口罩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人脸识别,身份识别后,后台调取健康码信息,完成体温检测;另一个是防疫测温摄像头,可智能识别和跟踪相机视野人群中的体温偏高者,内置算法识别并传输发烧对象的图像,并实时检测,从而解决公共区域人流量大的管理防控痛点,大大增强了公共防疫力度。在冬奥场地之一的张家口密苑云顶滑雪场、一些电影院、学校等公众场所都用上了此类产品。

“佩戴口罩识别+人体测温+验健康码+疫苗接种信息+核酸查询+电子证照”六合一功能为一体,这是商汤在今年3月推出的商汤数字哨兵便捷通行系统,能灵活选择刷证、扫码等方式快速测温、验证“随申码”、核酸情况等信息,部署在市民访问量较大的公共活动场所出入口,也能助力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工作。

“如何在疫情期间,用人工智能技术发挥疫情防控、疫情数据分析等价值;如何在后疫情时代,更好地考虑包括疫情在内的公共卫生各类突发挑战,都可能是人工智能大展身手的领域。比如,‘无接触式’场景研发必然会在未来迎来更多需求、公共领域将设置更为完善的智能应急系统。”魏宏峰说,视角敏锐的人工智能企业会发展得更有韧性。

记者/IT时报记者 潘少颖

编辑/ 郝俊慧 挨踢妹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上海市经信委 采访对象提供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关键词: 期待早日进入白名单 上海AI企业未雨绸缪复产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