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大牛纷纷离开,中国企业真的还需要 AI Lab 吗?

时间:2022-02-20 12:09:08       来源:腾讯网

又一位AI大牛离职了。

近日,蚂蚁集团计算存储首席架构师何昌华离职,他在蚂蚁集团的职级为P10。

何昌华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在谷歌有7年的工作经验,后在Airbnb负责后台系统的应用架构。此后加入蚂蚁,担任蚂蚁计算存储首席架构师。

而何昌华离职并不是个例,近两年中国大厂AI大牛离职屡见不鲜。他们或回归高校,或投身创业。如腾讯AI Lab主任张潼,滴滴AI Lab叶杰,字节跳动副总裁、AI Lab主任马维英,京东AI开创者周伯文,阿里云AI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阿里巴巴副总裁、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王刚,蚂蚁集团原副总裁、AI团队负责人漆远……

AI大牛纷纷离职,一定存在共同的缘由和底层逻辑,AI商业周刊试图找到“放大镜”,拨开AI大牛们离职的“洋葱皮层”,挖掘事件冰山下的“隐秘角落”。

中国大厂AI Lab:产业与科研之间的“浮萍”

科研与产业就像天平的两端,一个是今天,一个是明天,但国内大厂大多没有找到这个平衡点。

大多AI Lab成立的初衷是做基础研究,很少接触业务,但随着企业的持续高投入难以直接带来收益,不得不调整为支持业务产业化落地。

那么,一些琐碎、低门槛的工作,比如标注数据、修改模型、调参数等,自然被安排到了这些研究员头上,甚至有网友调侃“和富士康的工艺师没什么区别”。这与研究员的想法背道而驰,既然长期找不到自身价值,还不如回归学术继续深造。

诚然,亦有部分大厂的AI Lab没有业务压力,但扛起了论文数量和质量较重的KPI

发论文有两个直接好处:一方面是企业很好的PR素材,以宣传技术的领先性;另一方面可吸引更多的研究人才加入,对招聘大有裨益。

但问题是,随着CVPR、ICCV、ECCV等学术顶会的近些年投稿数量剧增,论文“内卷”得越来越厉害,论文入选愈来愈难。当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企业便开始重新审视AI Lab存在的价值了。

大厂内部的矛盾也一个不可忽视的阻碍,以腾讯为例,AI Lab研发需要业务侧的数据,但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激烈,业务侧不一定积极配合。大厂需要的是大牛的光环,大牛需要的是大厂的经济回报和数据资源,一旦不匹配的就会好聚好散了

AI Lab就像一个内部的高级外包。Lab做出来的研究如果想推销给业务部门,人家不一定需要。且不说Lab的研究成果不一定能精准解决业务部门的痛点,一些财大气粗的BG自己拥有搞个研究部门,没有强烈的跟AI Lab合作的动力。

不妨看看国外科技巨头的实验室是如何运营的。

自2010年创立以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秘密实验室Google X针对各方面的重大挑战每年构想上百个创意。太空升降梯?气球上网?海水提炼燃料?智能眼镜?……这些看似异想天开的点子都是Google X实验室曾经有过的创意。

Google X鼓励、甚至要求定期探究荒唐想法。目前Google X已经成功实现不少创意,比如谷歌气球和Waymo自动驾驶。当然也有很多创意最终失败,比如Google Glass智能眼镜。

Google X的目的不是解决谷歌的问题,它也没有肩负慈善的使命。这家组织存在的终极目标是,创立一些改变世界的企业,它们可能最终成为下一个谷歌。

用创新思想和文化运营创新本身,看好长期价值和回报,是Google X滔滔不绝的创新源泉,也是国内企业值得借鉴之处。

AI行业何去何从?

AI大牛们纷纷离开互联网大厂,亦是行业重新洗牌和革新的表象,那么AI行业将有怎样的走势?

目前AI的风口已过或已接近尾声,资本对AI的投资最终都需要落地和回报,整体来看,技术上近几年不会有太大的突破。CV如果不是Transformer,整个AI领域的去泡沫化会更快。NLP目前也没有什么本质的进展,未来几年也不大可能会。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核心部门的算法团队并不比AI Lab差,甚至更好,因为他们有更丰富场景的数据,而场景又倒逼算法的创新,包括算法效率提升和产品化能力。

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将步入高速产品化的时代,以数据推动的深度学习算法仍是重要驱动力

当然,未来的趋势是“小数据”而不是“大数据”。近日,AI大牛吴恩达在接受IEEE Spectrum采访时表示:大数据、大模型作为深度学习算法引擎已经成功的运行了大约15年,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有动力。话虽如此,它只适用于某些问题,还有一系列其他问题需要小数据才能解决。

小样本学习将使人工智能能够快速适应新任务,满足快速迭代的新需求。例如来自OpenAI和Meta、WebGPT和BlenderBot 2.0的最新语言模型,它们可以在网上检索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的最新答案。

过去一年,我们见证了大型语言模型的巨大进步,AI大模型比拼将在2022年继续进行。2019年,OpenAI的GPT-2成为第一个拥有超过10亿个参数的模型;2020年,GPT-3风靡AI社区,它拥有1750亿个参数,让之前的一切相形见绌,但GPT-3作为最大的AI模型的统治并没有持续多久;2021年,谷歌Switch Transformer模型(1.6万亿参数)和北京智源研究院“悟道”(1.75万亿参数)模型打破万亿参数壁垒。

这些大模型拥有更强的通用能力,降低了对数据的依赖。市场预计,2022年大型语言模型的规模将继续增长。2022年最大的模型很有可能来自 OpenAI:GPT-4。

当然,随着人工智能深入到越来越多长尾应用,对算力需求倍增。英伟达刚刚发布了2021 Q4财报,其中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达32.6亿美元,同比增长72%,高于预期值31.5亿美元。

可以预见,AI行业是一场长跑,技术上持续迸发出小突破,是一场产品化能力、资本和人才的综合较量。

写在最后

AI大牛的出走,核心于公司高估了其创新技术的价值商业化可变现能力,低估了新技术落地的难度。AI大牛选择回归学术界/重回传统行业都可能是未来趋势。从传统行业步入互联网快车,沾一波新技术的从无到有的红利已然结束。

未来十年,BAT等互联网大厂将会遇到巨大挑战。以流量为主导的互联网创业模式终止,而以“卡赛道”模式的科技创业模式刚刚开启。

在新一轮的技术创业浪潮中,互联网大厂的优势面临前所未来的冲击。事实上,我们发现大厂AI大牛纷纷离职,而创业公司AI大牛却相对稳定。一些能够对标美国Salesforce、Oracle等的TO B中国科技企业可能会崛起。

关键词: 大牛纷纷离开 中国企业真的还需要 蚂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