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中国投资人盯上欧美草坪|焦点分析

时间:2022-05-16 07:51:00       来源:腾讯网

文 | 韦雯

编辑 | 吴睿

国内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们,关注起了欧美人家门口的草坪。不下10位关注机器人及出海的投资人,向36氪提到正在关注割草机器人。作为跨境电商中的传统品类,割草机正在迎来智能化机会。

仅仅是草坪上的割草机器人,想象空间在哪里?在欧美,割草机器人是个高客单价的真需求。亚马逊上销量排名前三的割草机器人单价高达2000美金以上;全球年出货量则高达2500万台。

但当前割草机器人产品存在明显缺陷。虽然相比传统的手持割草机、骑式割草机已经可以自行割草,可它们并不是完全智能,使用前仍需在草坪上铺装铜线,且无法覆盖全部草坪,存在漏割情况。使用智能技术的割草机器人,目标则是规避这些痛点。

目前,割草机器人市场中仅有两家明显巨头。富世华(Husqvarna)、宝时得两家公司的产品占据了全球90%市场份额。数据显示,目前智能割草机器人有90万台出货量、10亿美金市场规模,对比传统割草机器人2500万台出货量来说,它的渗透率只有4%,存在较大的存量空间。

据36氪粗略统计,躺在投资人清单中成熟的割草机器人标的有近10家,其中有三家公司将在近期完成融资交割,又有4-5家从AI、RTK技术等领域跨行开始做割草机器人的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带有割草机器人业务的国内公司已有近500家。

大公司下场也可以验证赛道的前景。譬如,电动出行公司九号机器人在去年下半年发布了其割草机器人产品Navimow。业内人士告诉36氪,泉峰控股、宝时得、石头科技、科沃斯的割草机器人也正在研发中。

在投资市场落入冰点时,割草机器人是否是一支正在燃起的火苗?

割草机的智能化革命

今年1月份,位于东莞松山湖的松灵机器人完成新一轮的融资,投资方最终为红杉中国、五源资本。据一家FA说,这轮融资“抢得很疯狂”。

2016年成立的松灵机器人此前的主业是移动底盘机器人。几乎在宣布融资同时,松灵机器人也宣布了自己的割草机器人品牌「库犸动力」,同时发布了一款自主导航产品,正式入局割草机器人市场。

松灵KUMA割草机器人

从其他机器人品类转来割草的还有目心智能和ULsee。2021年获得真格基金股权融资时,目心智能的亮点是视觉处理。在获海纳亚洲、软银、合库创投投资时,ULsee讲的故事是AI视觉。2019年,在一次和富世华的合作中,ULsee看到了割草机器人的市场。创始人叶舟告诉36氪:“这块市场太大了。”

除此之外,专注于割草机器人的邦鼓斯、来飞智能等初创公司,也是投资人的密切关注对象。 一位向割草机器人提供RTK及视觉方案的上游供应商向36氪表示,今年割草机器人公司涌现了4-5家,“具体来说是从去年开始。”

初创公司外,大公司自然没有放弃这块市场。据36氪从公开报道及研报梳理,九号机器人(SH:689009)曾在去年下半年发布Navimow割草机器人,最近,传出要分拆旗下割草机器人品牌Navimow;扫地机器人公司石头科技(688169)、科沃斯(603486)的割草机器人正在研发中;户外工具公司富世华、宝时得、泉峰控股(02285.HK)的割草机器人产品也正在研发中;富世华在国内的代工厂商、出海大卖大叶股份,也瞄向了割草机器人赛道,研究智能割草机器人。

九号Navimow割草机器人

国内割草机器人初创公司的涌现,全球疫情爆发是直接传导因素。以往为欧美家庭提供割草服务的往往是兼职人员或非法移民,但在疫情隔离下,以往以时薪结算的流动人口开始难找兼职。这些欧美家庭亟待可以简单操作的割草机器人产品取代人工。供应链优势则是割草机器人初创公司的基础。据悉,全球工具产业的ODM厂商都集中在我国江浙地区,比方说为大叶股份(300879)、宝时得。

割草机器人这一轮的火热,还可以看作是机器人投资热的分支。“在机器人赛道中,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公司已经估值很高了,我们在寻找一个新的方向出来。”跃为资本刘柏杨向36氪介绍。割草机器人具备几个投资关键词:出海、电动化、消费品,本质上,投资人们是在找一个能出海的、人工成本贵的场景。

同样是高客单价电动消费品出海,多数投资人表示,割草机器人的市场比前段时间成为红海市场的便捷式储能,要大一些。但目前一切都停留在推论中,大多数国内割草机器人公司都处在非常早期的起步阶段。浩方创投投资人李晋宁于2020年投资邦鼓思时,后者刚有了智能割草机器人demo,今年下半年预计才能量产出货。

草坪上的“扫地机”

投资人们对割草机器人的关注中,藏着复制扫地机热潮的渴望。某种程度上,割草机就是欧美人的户外扫地机。

对于热爱园艺的欧美人来说,家门口的草坪是否整洁,是一个家庭的脸面,更涉及到环境保护和法律责任。在美国,若不及时修剪草坪,不仅受到社会舆论的置喙,还会面临被警告、罚款的风险。

草坪文化孕育草坪经济。欧美人均每年在草坪上的支出在逐年上涨。单就美国来看,从2007年的107美金上涨到2020年的171美金。美国草坪在600平方米到1000平方米之间,旺季需要一个月割草2-3次。

从传统户外工具数据来看,存在持续的增长空间。根据 Statista 数据,2018 年全球割草机市场规模为275 亿美元,2020 年达到301亿美元,CAGR (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4.62%;预计至 2027 年全球割草机市场规模可达 440.7 亿美元,CAGR 为 5.60%。

割草机出现智能化机会以前,这样的刚需让富世华和宝时得赚得盆满。他们旗下3个品牌,每台割草机器人定价在949美元到4799美元不等。其中富世华2021年的销量是6.7亿美元。这三家的产品都是需要埋线的割草机器人,即人工将铜线埋在草坪上或者草坪下。人工上门预埋线的成本在300-400欧。

图源:兴业证券

在割草机器人的智能化上,大公司和初创公司处于同一起跑线。“这个时间点,就像是电动车去颠覆混合车,会有新的品牌诞生。”邦鼓思创始人陈越凡说。

图源:兴业证券

集中度如此高的割草机器人市场中,为什么新公司的新产品有机会?为什么龙头老大迟迟未出智能割草机器人产品?事实上,割草机器人产品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市场很大,但要拿下并不容易。

首先,割草机器人在投入市场之前需要漫长周期。扫地机器人从研发到产品落地的周期大约为一年,但割草机器人的研发测试时间需要2-3年,产品小规模销售后获得反馈,又需要1-2年;公司从初创到盈利,需要至少5年时间。

这一点的主要原因是割草机器人所处的室外环境更复杂。受到草质、湿度、光线等多种因素影响,割草机器人在算法层面需要累计大量的真实测试数据。与此同时,产品在室外跑测试时,还需要搭配适合的技术方案。

比方说,在小规模的草坪上,在机器人身上搭载无人机常用的RTK技术就显得鸡肋。搭载RTK的机器人在运行时,有遮挡就会影响信号。而在别墅旁边的草坪,通常会有光线遮挡问题。

其次,从整体市场规模来看,智能割草机器人所处阶段,就像十年前科沃斯和irobot发布第一代扫地机器人所处阶段,不确定性太多。机器人公司的产品要么是demo阶段,要么刚刚出货。户外工具的销售逻辑是,先小规模供货给欧美当地的经销商,经过市场验证,也就是说用户满意后,才大规模出货。国外的割草机器人才刚刚开始走这条路。

这个时机,更像是一场马拉松的开始阶段,初创公司先行、试错,大公司看到市场产品验证后,不断磨合自己的产品,再出货,以稳妥的战略保住口碑和市场。

摆在创业公司面前但还有渠道难题。电动工具出海,渠道是竞争力的体现,消费者倾向于触摸到实体才放心购买。宝时得在海外已经入驻劳氏、 OBI、百安居等多个大型零售商渠道,拥有成熟的销售体系。一位关注割草机器人赛道的FA告诉36氪,海外消费者习惯在线下购买大型割草机,而目前初创公司主打线上众筹。

割草机器人产业链 图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割草机器人是一个高客单价产品。跃为资本孙娇认为,割草机器人要做一个符合用户行为习惯的产品出来,产品定义能力再加上渠道、销售推广反而是重要的东西。未来,品牌力、渠道和售后会是出货后的割草机器人公司竞争点。

36氪走访初创公司发现,今年下半年将是智能割草机器人的大量出货期。国内关注消费科技赛道、出海赛道、机器人赛道的投资人们都想抓准这个时机,在出货量起来前,赌一把。初创公司们也正蓄势待发。

这也是上半年持续处于冰点的一级市场里,令人感受到热度的,珍贵的方向。

关键词: 中国投资人盯上欧美草坪|焦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