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组团产业链“朋友圈”,广工大研究院“搭桥”佛山制造数智化

时间:2022-04-21 13:13:36       来源:腾讯网

五金件的测量精度可达0.01毫米,对二维码的识别可达99%以上。位于佛山南海的佛山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工大研究院”)研发团队所开发的AI智能相机,一“眼”检测产品标准,制造业企业降本提质增效。

踏遍佛山五区,走访调研、把脉问诊上百家企业,形成数十份数字化转型产业报告,作为较早集聚佛山的科研院所之一,广工大研究院从建院之初,就积极探索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发展路径,为“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转型赋能。

如今,一个“数智化产业生态圈”正在这里生根发芽:机器人产业集群林立,科研人才团队汇聚一堂加速成果转化,作“红娘”牵线搭桥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供需双方。

搭建起产业链“朋友圈”,广工大研究院的产业生态可谓覆盖了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半导体、人工智能、3D打印、工业互联网等核心领域,在运用平台优势和产业资源的基础上,争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平台。

近30家机器人企业集聚

打造产业生态圈赋能制造企业

其实,广工大研究院成立的初衷宗旨,便是致力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在立足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在企业服务、技术研发、产业孵化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佛山产业数智化转型赋能。

当下,广工大研究院手握两个“法宝”:由南海区科技局指导、研究院运营管理的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集成创新中心”)在去年4年份由研究院接手运营管理,以此为契机,全国首家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超市(以下简称“集成应用超市”)也于今年1月正式上线。而从2017年开始布局培育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搭建了创新、中试平台,形成产业集聚的模式。

集成创新中心已集聚近30家机器人企业,重点针对佛山家电、建材、机械装备等领域机器人应用需求,打造“一核多园”机器人产业生态圈。在其机器人产业生态圈领域,广工大研究院承接了产业监测项目,怎么通过机器人上下游的产业来支撑数智化转型,也在团队走访调研的范围当中。“企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需要数智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这些企业,他们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去给他们赋能?”广工大研究院副院长杨淑爱在接受采访时,直接抛出了这些问题。

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

“目前中心所集聚的软硬一体服务商,针对不同企业软件或硬件不足的问题,在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从不同细分领域的行业有组织地去开展服务。”杨淑爱表示,今年一季度研究院团队走访调研了近100家制造业企业,在了解细分领域数智化转型的需求时,便发现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并不是靠一家供应商就能解决,另一方面服务商一端又缺少订单。这让她意识到,对于两端来说存在着“两难”问题,真正要实现数字化、智能化,需要有打通数据的一体化平台。

搭平台建超市

大园区体系突显“桥梁担当”

由此,广工大研究院的“嫁接桥梁”担当突显出来。如何打通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平台数据的一体化?扫一扫打开微信小程序,点击首页的“免费发需求”,输入“我需要”什么、手机号,就可马上推荐官方优质服务商,这是由佛山高新区联合广工大研究院共同打造的智汇+智能制造技术众包平台,专注于解决生产型企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需求,致力于实现智能制造领域供需双方的利益效率最大化。

数据显示,平台技术服务资源基础底蕴深厚,已整合了200余家技术研发机构、技术服务商,3000多项成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让五金塑料、陶瓷建材、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广泛的传统制造行业都能在智汇+平台上找到“出路”。

以线上平台为入口,线下及时对接落地,需求方和技术服务方通过该平台即可进行线上和线下项目对接,打造出了一条便捷、快速、高性价比的供需对接通道,对于有数智化转型升级的企业需求,快速匹配到合适的技术服务商。“因为企业上自动化数字化并不是说‘一蹴而就’,要做一些前期诊断,所以我们会很精准地匹配。”研究院数字化技术部部长饶俊伟在收集技术需求时看到,佛山的传统制造业特别多且集中,需求量庞大、具备良好的市场基础,但是需求比较分散、共性不足,导致设备、应用都需定制化,较高的成本让中小企业难以负担。

数字化技术部部长饶俊伟

智汇+智能制造技术众包平台与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超市应运而生。饶俊伟直言,实体园区本身的容量是有限的,而“线上平台”的概念却能将原本实际20家企业升级为容纳100、200家甚至更多。“我们不单只是打造园区,还要搭平台,整合起行业的数智化企业,最终建设产业、做大做强,整个体系将是集科普、工业旅游、机器人企业的大园区概念。”

全国首家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超市(以下简称“集成应用超市”),则为机器人供需双方提供B2B(Business To Business)一站式服务,解决机器人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对于需求方来说,集成应用超市提供一站集成方案、金融、培训等服务,供应方则得到客户、人才、资金、供应链合作等资源回馈,制造型企业由此获得专业、高性价比的机器人集成应用解决方案。

全国首家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超市

项目数字化管理、智能匹配分包/转包、应用案例大全……集成应用超市的系统概念搭建起来。在集成应用超市首页,“一站式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在主视觉处滚动,最新的机器人方案、热门产品、行业需求以及服务中心、资源中心在首行可供浏览,它们面对的是佛山各大制造行业领域,多种类机器人产品可供在此对接。从企业发布需求到创新中心接单,而后出具最优解决方案,进入确认环节的即将上产线的“机器人们”也蓄势待发。

自主研发样品检测智能相机

一年为企业省上百万元成本

除了数智化产业的建设,广工大研究院的自主研发作用也突显出来。为了应对各行各业对于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迫切需求,院里专门组建了一支集算法、软件、机械、控制传感系统设计于一体的智能装备研发团队,在图像和机器视觉技术领域进行积极探索。这支队伍由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以及广东的专家、顾问引领,核心力量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组成,团队成员20余人。

去年,该团队的“基于多领域应用的AI智能相机技术研发及推广服务平台”的项目立项。在研究院6楼的实验室里,研究院技术研发部技术总监王华龙将检测样品整齐有序地放到自动流水线上,智能相机就开始工作,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一旁的监控平台就会发出标记记录。机器视觉检测代替了生产线上的人工检测,助推每条生产线减少6个以上目检人员,单品检测效率提高30%以上。2021年,该项目入选佛山市科协创新新驱动助力工程项目。

AI智能视觉检测相机

王华龙比喻道,就像我们人一样,如果一个机器缺少大脑的分析,还缺少“眼睛”的话,那样并不是很完整。“我们就相当于在传统的流水线这种机械臂、机械手这上面就加了一些判断、处理和结果的分析,让工厂相应的产品升级,提高其制造效益及准确率。”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AI智能相机系统十分小型、便携,软硬件一体化的设计让产品无需连接电脑即可运转。在物体识别、物体计数、尺寸测量、条码二维码识别等功能上具有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不间断运作等特点,而且一次投入后长期工作成本低于人工成本。

技术研发部技术总监王华龙

举例来说,在电饭煲上进行标签二维码测试,识别速度仅需0.5秒,识别率100%;对电冰箱前外壳进行缺陷检测,检测速度快至1秒,检测精度0.1mm,检出率100%,这是AI智能相机所反馈的硬核参数。

研究院人工智能事业部负责人李泽辉对此算了一笔账,如一间2000多方的家电生产基地,十几条生产线起码需要20名以上的检测人员进行质检,“按一年8万元/人的人工成本来算,利用AI智能相机检测的话起码可以为企业节省上百万元的成本。”

经过一年左右的研究攻关,2021年11月,?约100余套成品小批量投产至实际企业生产线上,主要流向PC电路板检测、包装行业零件摆放及尺寸测量等制造环节,“而后我们还要收集检测实践过程中的样品,建立自己的深度学习框架,经训练后再封装导入到相机里面,就可以对定制性的需要进行相应开发。”AI智能相机还处于研发样机到稳定成熟产品的测试期间,王华龙谈到下一步的升级时说道,产品稳定性测试时间约为半年至一年,但已打通软硬件整个流程,那么“不管是哪种应用场景,只要选取相应的一个硬件结构就可以了”。

组建技术研发中心

为企业数智化转型吸资源引活水

当下,广工大研究院已经孵化了226家高科技的企业,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9家,整个过程中产业生态的打造,其实也蕴含着其作为一个帮企业解决人才、解决资金问题的“牵线红娘”作用,逐渐组建“6+1”的一个服务体系,在数智化转型服务商一端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这就是通过搭建广东省智能制造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半导体创新中心等细分行业的6大省级技术服务平台,整合清华大学、港科大等科研院所及汇博机器人、佛山固高等孵化企业的专家、技术资源,组团服务佛山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

研究院内关于广东3D打印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的展区

同步的,研究院也以合作形式来组建技术研发中心,为需求企业吸引相应的资源以及引金融活水,加快数智化转型的进程。而在培育产业生态的过程中,研究院也认识到,必须通过打造产业生态圈,组成团队来一起解决问题,让两端企业之间相互信任,感受到“朋友圈”的互帮互助氛围。

作为湾区人才科创高地,广工大研究院也在人才培养方面给出了一种参考模式:包括与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多所高校持续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建立一批专业涵盖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企业技术骨干、项目总监为主的校外导师团队,并提供企业化实践项目,由导师对人才的科研方向、论文开题等进行较为全面的指导,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产业工匠。

而后,区域内所建设的数智化转型标杆效应竖立起来了,研究院也希望让整个行业都向标杆学习并进一步擦亮标杆。“我们可以带着行业解决方案去与细分行业的企业家沟通,要怎么进行数智化转型、对企业有何益处、有哪些案例等,便能够解决核心的问题。”杨淑爱说道。

专题策划:裘萍 何惠文

统筹:路漫漫

采写:南都记者 刘钰滢

摄影:南都记者 陈斌颖

关键词: 组团产业链朋友圈 广工大研究院搭桥佛山制造数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