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红外相机拍摄的地球照片,中间的圆形图案是镜头的畸变盲区。 孙书剑提供
中新网杭州4月12日电 题:浙大“90后”航天人:当好如今的“后浪” 做好后辈的“前浪”
作者 童笑雨
研发,测试,出差,科普。这是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后孙书剑的工作日常。作为一名“90后”航天人,他有很多目标:近一点的,是完成今年15颗卫星的发射目标,更长远的是,让中国微小卫星技术领跑世界,将航天知识带到各行各业。
但一以贯之的,是一个朴素的信念:难关攻克多一点。“我们终究都会成为‘前浪’。”孙书剑说,航天事业需要代代传承,压力和困难这代人先扛过去,下一代人就会跟着走下去。
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记者探访这位“90后”航天人背后的故事。
接通电话的那一刻,这位年轻的航天人在陕西西安出差已近一个月了。3月30日,由他担任总体主任设计师、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的天平二号B、C卫星搭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两颗重量为公斤级的微小卫星,主要用于地面雷达设备标校和RCS测量,为地面光学设备成像试验和低轨空间环境探测监视试验提供支持,为大气空间环境测量和轨道预报模型修正提供服务。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后孙书剑。 孙书剑提供
事实上,自2013年加入浙江大学微小卫星研究中心以来,孙书剑共参与了20颗卫星的研制和论证工作。浙江大学皮星二号卫星是他完整参与的第一颗整星研制任务。
按照要求,皮星二号的研制周期只有11个月。而此前,一个同样效果的地面设备,仅设计就要耗费13年。
他还记得,那时整个团队在研制阶段都达到了满负荷工作。整个团队82名师生,全年工作335天,通宵总数达到2106人次。自己也经常在凌晨被一个电话叫回实验室,通宵更是家常便饭,最长的一次连续测试达四天四夜。
“与其他行业不同,航天事业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孙书剑说,很多问题都需要团队协同解决,“一个人的落后,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团队在原地踏步或者倒退。”
也是因为接触到这一项目,他明白,从事航天事业要有充分的热情,很多问题不是单纯花时间就能解决的,要钻研下去。
但艰难过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时的喜悦是常人无法体会的。“火箭发射升空的瞬间,团队的师生都激动地热泪盈眶,都说像把自己的孩子送上了太空。”孙书剑说。
如今,在他的朋友圈,也能看到作为一名“老父亲”对两个孩子的记录。3月30日,他写道:广袤的太空记住了你们,两个小家伙,在轨加油吧;4月1日,他发布了一张地球的黑白照,这是卫星入轨后用红外相机拍摄的第一张照片。言语中充满了“老父亲”的欣慰:当你还在担心它的状态时,卫星总会给你一点小惊喜。
从探索者到坚守者,孙书剑不仅在技术研究上砥砺前行,在航空航天科普上也步履不停。
2016年,他受公益组织邀请开始在网络上进行航空航天科普公益直播。“每年会进行近20次科普活动,为偏远山区的孩子讲解基础知识。”他说,航空航天科普是一件值得终身践行的事业。
现在航空航天事业有越来越多的“90后”加入,频频有媒体把这些年轻人比作“后浪”。但在孙书剑看来,他们终究都会成为“前浪”。他说,微小卫星研发工作,对于中国来说还有很长一条路要走。他们既要当好如今的“后浪”,也要做好下一辈的“前浪”。(完)
关键词: 浙大90后航天人当好如今的后浪 做好后辈的